400-680-8480
2017-04-14 09:28:18
當前位置 :夢工場 > 夢工場觀點 > 空間設(shè)計資訊 >
大型購物中心顧客行走路線設(shè)計不合理會有3個重大損失:1,消費者累倦。2,人氣不旺。3,店面均好性差。
1,消費者感到累倦
其實逛街如果不是強烈的購物欲望在支撐著,那是一件很累人的消耗體力的體育運動,你想想:一個女人一個下午或者晚上4,5個小時不停地走要走多少路,更何況她有可能還穿高跟鞋,還拉著小孩,還擰著大包小包,這時候如通道設(shè)計不合理,還玩什么空間手法,環(huán)境理念,想盡辦法讓她多鍛煉,那么她在消耗一分體力的同時犧牲的是一分購物欲望,女人為什么比男人會逛街,難道是體力優(yōu)勢嗎?所以優(yōu)秀的商業(yè)建筑和購物通道動線設(shè)計應(yīng)該在如何縮短購物路線和加大商品面眾率上下足功夫。
商業(yè)人流通道一定要順暢,方便便捷,不要去和消費者玩空間花樣,本來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各式各樣的店面就夠讓人眼花繚亂了,多玩幾次花樣,多找?guī)状温匪麄兙蛷氐讜灹?,不想再來了,他們要是不來了,那是誰的損失呢?
2,人氣不旺
商場經(jīng)營是很注重人氣渲染的,商家所做的很多努力都是為了吸引人流,把人氣搞上去,因為人都有隨眾心理,人越多越去,東西買的人越多越有人買,甚至看到有人搶的商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到手再說。所以商家要盡量把買家聚在一塊,制造這種熱銷場面,刺激消費欲望。如把人流分得很散,店與店之間,街與街之間不能相望,明明很多人在逛,但是大家很少看到熱鬧的場面。顧客的行走路線分散了,人氣也分散了,讓人感受不到繁榮購物的緊張刺激感,所以就有了“逛來逛去就覺得大,逛不完,不知道買什么。”“怎么去了覺得人很少啊,不熱鬧,而且怎么覺得所有的店都很背啊,找來找去的,這是許多逛完大型購物中心的感慨。
3,店面均好性差
買家希望以最短的距離面對所有的的店鋪,商家希望以最短的時間面對最多的買家,他們之間的障礙應(yīng)該越少越好,“路過率”和“光顧率”從來就是經(jīng)營的首要原則,有時候離出入口或者扶梯口近一間的店面就會比遠一間的店面翻一倍的店租,翻一倍的營業(yè)收入,為什么?因為店租絕對是和“人流量”“路過率”成正比的。
店面價值的均好性很重要,是一個商場良性發(fā)展的前提。否則,只靠入口幾家的生意是撐不起一個商場的運轉(zhuǎn)的,因為“冷熱差距”太大的話,總有店面太冷了撐不下去,那么不管商場用什么優(yōu)惠政策(本身這個優(yōu)惠政策就是商場的損失,也說明店面的利潤價值低,需要扶持,不要貪便宜去租這樣的店面,很有可能只是浪費你的時間。),后面都會陸陸續(xù)續(xù)地出現(xiàn)店面空置,一有店面空置,整個商場的商業(yè)氣氛就受影響,那么吸引力,人流就會慢慢減少,久了就會惡性循環(huán),最終結(jié)局就是利潤越來越少,商家的政策也越來越無力,撐不下去了,商場越來越冷,沒人去了,也沒店再開了,一座精美的商場建筑空置了,浪費了,而且原來按照商場的功能來設(shè)計的,后面也不知道改來做什么了。
商業(yè)路線有很多種,我總結(jié)了一下:并列不如串聯(lián),串聯(lián)不如放射狀。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購物過程其實就是貨比三家,尋找,對比,排除和選擇的過程,購物路線也不是單向性的,是迂回往返的。你要讓消費者逛到任何一家店后悔了,想折返回去買原來看中的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一個路線要短,一個要好找。人在剛開始逛的時候會期待后面有更好的而不下手,逛到后面的時候會一直對比前面看到的,如果物美價廉就買了,如果不如前面的就想做回頭客,但是路線設(shè)計不合理,讓她覺得回去太遙遠,不好找,她會想:真遺憾,回不去了,太累了,下次看到再買吧!那么今天你就損失了一個消費可能,而且消費者在這次購物行動中也沒有滿足欲望。
可能商場、購物中心建筑師和商場經(jīng)營策劃人的初衷是想營造一個把購物和散步結(jié)合在一起的休閑場所,說它本來就不只是購物的功能。好了,我們來分析一下,如果我們?nèi)ベ徫?,我就不想讓那些建筑語言,環(huán)境美景,冗長路線來過多分我的心,這樣讓購物變得散漫和沒有目的性,購物最終是以買到東西為樂的,如果買不到滿意的東西,人們?nèi)ベ徫锔陕??如果是去休閑散步,那么這又是購物為主場所,擁擠嘈雜,琳瑯滿目,光怪陸離,享受不到休閑放松的感覺,要散步我還不如去公園來得心情好,而且我相信商家也不希望顧客是去散步的。所以,散步和購物是不能結(jié)合的兩種功能,兩者是互相干擾的。